美国精神病学专家、国内心理学专家因抑郁症自杀身亡:一生研究精神心理,为何连自己的抑郁症都救不了?
2024年10月,美国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副教授诺兰·威廉姆斯自杀离世,年仅42岁。消息一出,震惊了整个精神医学界。
2024年10月,美国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副教授诺兰·威廉姆斯自杀离世,年仅42岁。消息一出,震惊了整个精神医学界。
当地时间10月8日,年仅42岁的美国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教授诺兰·威廉姆斯(Nolan Williams)去世。这一消息引发业界震惊和惋惜。
公开资料显示,威廉姆斯担任斯坦福脑刺激实验室主任及介入精神病学临床研究主任,被业界同行视为“耀眼明星”。他的研究项目的长期目标是开发创新技术和疗法,以调节情绪障碍、强迫症和其他神经精神疾病中被破坏的神经回路。
然而,现实中的精神病学,其故事远比任何虚构作品都更为曲折、荒诞与深刻。最近,译林出版社推出的《从弗洛伊德到百忧解:精神病学的历史》,正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前主席杰弗里·A. 利伯曼执笔,对这段历程进行一次毫不避讳的祛魅与还原。
比如英国作家伊夫林·沃,他在20岁出头时接连遭遇了两次重大挫折。小说初稿受到劣评,他怒火中烧将其付之一炬。没想到志在必得的工作很快泡了汤,他万念俱灰决心自行了断。许多年后他回忆了这次自杀未遂,自问自杀念头到底有多认真。
9月11日,索元生物的核心管线DB104(liafensine)的关键性ENLIGHTEN试验结果,以专题形式发表于精神病学顶级期刊《JAMA精神病学》中。
世界社会精神病学协会 于 1964 年在英国伦敦成立,距今已有 60 多年的历史。此后,该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包括组织了24届世界社会精神病学大会。25届大会主题是:“照顾弱势群体:使社会精神病学具有临床相关性”。